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切实提升新入职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泸州医疗器械学院今年新入职教师及去年下半年入职教师参与四川省2025年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技能(岗前)培训正稳步推进。7月18日至24日,培训进入"实践周"阶段,学院全体参训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系统化学习,开展首轮教学实战演练及文化浸润活动,充分展现了学院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育人担当。
本次培训立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求,聚焦教师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提升,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为新教师搭建系统化知识框架。曾艳教授以《铸魂 筑基 赋能——职初教师教学基本功养成路径》为题,系统阐释教学设计规范、课堂管理策略及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助力新教师快速掌握教学基本规范;石娟教授在《高等职业教育学》专题中,为新教师们深入解读了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精髓,系统梳理职业教育横向(技术教育、技术培训、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与纵向(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架构,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张思军教授和王海英博士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分别以《期刊评价新形势下学术论文选题与写作规范》和《地市级科研项目申报指导》为主题做报告,指导新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挖掘科研选题、规范论文和申报书写作流程,助力新教师将教学实际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
医疗器械学院全体参训教师立足专业特色,围绕专业课程、主题班会、思政课堂三大场景,顺利完成首轮个人试讲活动。参训教师们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在省级培训平台充分展现了我院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育人担当。
专业课程试讲中,新教师们运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项目化教学等模式,结合医疗器械行业前沿技术设计教学环节,展现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职教理念融合能力;主题班会环节,去年入职的于佳老师以"专业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路径,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李秀凤、叶安花两位老师分别以"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为主题,通过情境模拟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思政融合课堂,陈宇微老师以"传承五四薪火·厚植爱国情怀"为主题的思政课,将专业技能提升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结合为同学们讲述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除去年入职的教师纷纷展现各自一年的校园积累,今年新入职的教师也上台展现了他们的实力。医疗器械学院新入职教师向洪刚以女排精神为切入,为同学们带来了实际可行的传承女排精神的方法,鼓励同学们以医疗器械为起点,勇敢向上攀登,永不言败。
图2:医疗器械学院参训教师试讲
试讲后学业导师从教学目标达成、掌握教材能力、组织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基本素养等维度展开精准点评,既充分肯定新教师将理论所学与专业实践结合的创新尝试,也针对教学语言精炼度、重难点突破策略、案例的新颖性等提出改进建议,希望第二轮试讲能有所改善。通过"设计-展示-反思-提升"的闭环训练,新教师教学环节设计更趋科学,职教理念渗透更加自然,课堂驾驭能力显著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参培学员王欣欣老师将此次培训与试讲的深刻感悟撰写为《一场教育的淬炼与新生》,被西华师范大学《师培简报》第42期收录。文章生动记录了从理论学习到实战演练的成长轨迹,展现了医疗器械学院青年教师以培促学、以练促教的奋进姿态。
为深化培训成效,西华师范大学培训中心组织参培新教师赴南充博物馆开展“品南充文博底蕴 铸师者育人根基”的实践活动。走进历史长河,感悟川北千年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商周直至近现代等各个时代,包括历史文物、红色文物、非遗、丝绸等系列藏品中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历史基因。
图3:南充博物馆实践活动
培训时间虽短,但是参训老师们纷纷表示内容满满。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专业与文化融合的多元模式,有效提升了新入职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履职能力。新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坚守职教初心,为培养高素质医疗器械技能人才贡献力量,助力医疗器械学院高质量发展。
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的新教师正以昂扬之姿奔跑在职业教育的赛道上。未来,他们将以德为先、以技立业,展示职教风采,为培养高素质医疗器械技能人才贡献青春与智慧。
编辑: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