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梅以翔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和深邃的思考,就医疗器械学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深入总结讲话。彰显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决心和担当,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典范,以及对职业教育未来走向的深度探索。
重点工作方面,扎实推进成效斐然:一是学校推进绩效改革、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改革举措激发内生动力;二是高质量迎年检提升办学水平,赢得专家组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其中学校产教融合特色做法被专家组采纳作为汇报亮点案例;三是招生改革生源质量、数量不断提升,在全省同类学校中走在前列;四是教学工作深耕细作强基固本。成功申报大学生英语竞赛考点和四六级英语考点,顺利完成900余名考生的四六级英语考试。初步完成23个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五是实习工作强化实践育人。新建实习基地9家,实习基地总数超100家;完成2023级中高职3600余名学生实习派遣任务;完成2022级中高职2400余名毕业生实习总结及实习成绩评定、审核;六是科研筑基蓄势赋能发展。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项,获批成功立项省级1项,市级4项,完成省级课题结项2项,科研工作步入正轨;七是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突出。精心打造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全方位塑造特色社区品牌。做好国家助学金、学院奖学金,免学费申请、学生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共涉及金额720余万元,惠及20000余人次。易班工作室在全国113校302个工作室中网络人气居第2位;八是就业工作力促民生之本。通过政校协同、访企拓岗、专场招聘等多措并举,实现就业工作逆风翻盘,截至目前学校就业率达87.67%,走在全省同类高校前列;九是强师兴校锻造育人中坚力量。建立健全“师德教育机制”等10项机制,招聘入职一批全日制优秀硕士研究生。共组织教师参加12个培训班学习,参训教职工84人次;十是后勤保障提升幸福指数。持续优化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和1.2万师生学习生活条件;十一是平安校园守护育人净土。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平安与安宁。
亮点工作方面,彰显品牌影响力:一是和苏州工业园区现代产业学院签订人才共育合作项目,升级合作内容,共建跨区域产教联合体合作升级;二是在原泸州市首家医工结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基础上,成功获批“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成为2024年度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高职院校;三是辐射引领赋能区域发展,师生获奖彰显育人成效。学校首次成功协办泸州市第八届酒城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暨首届川南渝西职业技能邀请赛,成功承办“泸州市临床青年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精心组织师生团队踊跃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多项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四是专升本工作成效初显,专升本过线率达73%,单科成绩创下新高,其中,近200名同学进入双一流、211高校等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五是荣获泸州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评选的“创新发展奖”。
鞠梅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鞠梅指出,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持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加强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前瞻性思考。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部署,立足医疗器械学院实际,推进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建成办学水平高、教育质量优、师资队伍强、学生素质好、特色优势显的品牌高职院校:一是立德树人深化贯通,构建“大思政”育人新范式;二是改革攻坚系统集成,激发体制机制新动能;三是招生就业双轮驱动,构建人才培养全链条;四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生态;五是科研创新蓄势突破,构筑科技赋能新高地;六是产教融合走深向实,打造校企协同新标杆;七是师资建设强基提质,锻造新时代“双师”队伍;八是勤俭办学提质增效,筑牢财务保障工作;九是平安校园护航育人,后勤服务提升品质。